4月份山東畜牧經濟運行分析
山東省畜牧經濟研究會 姜風濤
一、一季度基本情況
(一)全國畜牧業平穩增長
一季度,全國豬牛羊禽肉產量2395萬噸,同比增長8.8%,其中豬肉、牛肉、羊肉產量分別增長14.0%、3.6%、1.4%;牛奶產量增長8.3%,禽蛋產量增長2.5%。
一季度末,生豬存欄42253萬頭,同比增長1.6%;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4185萬頭,同比下降3.08%,比2021年末下降3.33%,是正常保有量(4100萬頭)的102%。
一季度全國家禽出欄37.0億只,比上年同期下降0.9%;禽肉產量557萬噸,下降0.9%。隨著禽肉產量的下降,雞價也在逐步上漲中。另外禽肉進口貿易正延緩,眾多因素導致國內家禽企業虧損有所改觀。
——豬飼料產量3137萬噸,同比增長1.2%,比2018年增長21.4%。由于生豬養殖深度虧損,養殖戶為減少虧損,大幅減少飼喂量。豬飼料自今年1月開始,結束連續20個月的同比增長。近三個月增速回落甚至下降,但仍居歷史高位。
——家禽飼料歷經2021年產能去化后,今年開始調整趨穩。其中,蛋禽飼料產量為788萬噸,同比下降0.6%;肉禽飼料產量為1995萬噸,同比增長2.9%。
——反芻動物飼料大幅增長。反芻動物飼料產量為376萬噸,同比增長7.9%。在新冠疫情、俄烏沖突、南美大豆產區干旱天氣影響產量等因素下,年后玉米和豆粕價格長期維持較高位置,第15周玉米價格為2795.43元/噸,豆粕價格為4526.29元/噸,較年前分別上漲4.45%和21.08%,其中豆粕價格一度突破5000元/噸。
一季度,山東各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畜牧業生產總體平穩。生豬產能慣性釋放,牛羊禽生產規模收縮,豬牛羊禽肉產量218.3萬噸,同比增長1.2%。
一是生豬產能慣性釋放。隨著生豬穩產保供政策持續發力,生豬產能慣性釋放,市場供應較為寬松。一季度,生豬出欄1265.8萬頭,同比增長7.9%;豬肉產量102.5萬噸,增長10.3%。一季度末,生豬存欄2805.0萬頭,同比下降0.6%。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87.7萬頭,下降5.1%。
二是牛羊產能收縮。一季度末,牛存欄249.8萬頭,同比下降7.6%;羊存欄1492.4萬只,下降5.6%。一季度,牛出欄72.3萬頭,下降2.7%;羊出欄665.8萬只,下降6.3%。牛肉產量16.0萬噸,下降4.3%;羊肉產量9.5萬噸,下降2.2%;牛奶產量49.8萬噸,下降4.3%。
三是家禽生產規模調減。一季度末,家禽存欄7.27億只,同比下降1.8%。一季度,家禽出欄6.14億只,下降5.0%。禽肉產量90.3萬噸,下降6.3%;禽蛋產量112.4萬噸,下降4.4%。
(三)養殖效益
山東省畜牧獸醫局專家認為,一季度:生豬深虧,家禽虧損,牛羊盈虧震蕩。
生豬:生豬(按育肥豬平均體重110公斤)自繁自育盈虧成本線為18.49 元/公斤,一季度養殖虧損 659 元左右;外購仔豬育肥盈虧成本線為17.79元/公斤,虧損約為580元。
一季度,牧原公司銷售生豬 1381.7 萬頭,其中種豬 3.3 萬頭,仔豬 80.9萬頭,實現營業收入 182.78 億元,虧損51.8億元。1-4月份,公司累計銷售生豬達到2013.8萬頭,已超過2020年全年的生豬銷量。牧原表示,由于原料價格上漲、冬季疫病等因素,1-2 月份完全成本升至16元/公斤左右,3月份公司養殖完全成本有所下降,一季度養殖完全成本略低于16元/公斤。初略推算,牧原1季度頭均虧損在375元左右。據牧原年報,2021年全年,牧原股份實現凈利潤為69.04億元,同比下降74.85%。公司全年銷售生豬4026.3萬頭。預計今年4月份牧原養豬業務虧損仍近20億元。則今年1-4月,牧原累計虧損已近70億元,基本虧掉去年全年的利潤。
肉雞:成本約合8.34元/公斤,每只雞虧損1.6元左右。
肉鴨:毛鴨均價8.00元/公斤,大鴨處于虧損狀態,每只虧損2元左右; 小鴨整體虧損(合同鴨由于有保底價,合同戶每只鴨毛利約1.5元)。
蛋雞:規?;瘓鲭u蛋成本9.0-9.6元/公斤;中小養殖場戶雞蛋成本約在8.4-8.8元/公斤。對于現代規?;u場,每公斤雞蛋虧損 0.4-1.0元;對于小養殖戶,每公斤雞蛋虧損額0.2元。
奶牛:奶牛每日飼養成本(按奶牛日均單產28公斤), 折合公斤奶平均成本為3.91元,一季度頭均盈利約680元;單產低于7.5噸的處于盈虧平衡線上。
肉牛肉羊:肉牛育肥價格盈虧點為29.5元/公斤,肉牛集中育肥式每頭盈利2700元, 自繁自育每頭盈利3000-4000元;綿羊自繁自育每只盈利38元,集中育肥式每只虧7元;山羊自繁自育式每只盈利94元,集中育肥式每只虧損22元。
二、4月份全國經濟數據及山東畜牧經濟運行情況
國家統計局數據。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9%。1—4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4%。
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4%。其中,城市上漲0.4%,農村上漲0.3%;食品價格上漲0.9%,非食品價格上漲0.2%;消費品價格上漲0.5%,服務價格上漲0.1%。
——主要畜產品價格同比變動情況。4月份,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上漲1.9%,影響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約0.54個百分點。其中,蛋類價格上漲12.1%,影響CPI上漲約0.07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上漲2.7%,影響CPI上漲約0.05個百分點;畜肉類價格下降19.6%,影響CPI下降約0.74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33.3%,影響CPI下降約0.59個百分點。
——主要畜產品價格環比變動情況。4月份,食品煙酒類價格環比上漲0.7%,影響CPI上漲約0.19個百分點。其中,蛋類價格上漲6.3%,影響CPI上漲約0.04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上漲0.7%,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畜肉類價格上漲0.4%,影響CPI上漲約0.01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5%,影響CPI上漲約0.02個百分點?! ?
(一)豬價反彈,虧損幅度收窄
山東省畜牧經濟研究會監測分析,4月份,全省生豬出欄均價為12.66元/公斤,同比降低44.48%,環比上漲2.56%。豬肉均價23.58元/公斤,同比降低42.02%,環比上漲1.45%。仔豬價格25.99元/公斤,同比降低71.69%,環比上漲3.77%。生豬配合料價格3.79元/公斤,同比升高11.22%,環比下降0.07%。豬糧比價平均為4.40:1,同比回落45.59%,環比回升2.5%。據監測,4月份生豬自繁自養月均虧損488余元/頭,外購仔豬養殖虧損295余元/頭。
2022年第一批中央儲備凍豬肉3月3-4日收儲4萬噸。3月10日第二批收儲3.8萬噸。4月2日、3日第三批收儲4萬噸凍豬肉。4月14日第四批 4 萬噸凍豬肉收儲競拍僅成交2700噸。4月22日第五輪中央儲備凍豬肉計劃收儲4萬噸,實際成交0噸,沒有企業投標,起拍價21950元/噸。4月29日第六輪中央儲備凍豬肉計劃收儲4萬噸,收儲價格為22910元/噸,折合生豬價格約為14.5元/公斤,達到了最高收儲價格,但是全國平均生豬價格已經上漲到15元/公斤以上,南方地區已經突破16元/公斤,14.5元的價格基本沒什么誘惑力,本輪收儲僅僅成交0.18萬噸。因當前豬價上漲,收儲掛牌價對競標企業已經沒有吸引力,對市場的影響已經非常小了。業內預計或為本輪豬周期最后一次。
五一期間,受生豬調運政策及新冠影響,山東市場豬價漲后再降,目前社會標豬主流參考價在14.80-15.20元/公斤,規模場出欄價15.70-16.00元/公斤。散戶出欄積極性正常,規模場月度計劃量環比減少,供應端壓力不大。但節后終端需求欠佳,企業屠宰量減少,白條訂單平平,屠宰廠有壓價意向,預計近期豬價或偏弱運行,整體跌幅不大。
后市來看,市場短暫失去消費支撐,價格或出現小幅回落調整。但5月出欄總量有所減少,到下旬時期,市場供應面或出現偏緊,加之端午節臨近,再次推動豬價上漲。整體5月來看,呈現先降后漲走勢,均價高于4月均價。但行業生豬供給壓力仍相對顯著,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預計5月行業仍處于頭均虧損狀態,仍將有部分劣勢產能退出。建議養殖場(戶)合理安排生產經營決策,保持能繁母豬產能總體穩定、不過度淘汰,又要順勢出欄肥豬,不盲目壓欄。
從眼下短期市場因素或長期供需因素來看,5月份豬價或將呈現出“先漲后跌再漲”的走勢,整體價格或略高于4月份,整體漲幅依舊不大;不過從當前產能去化的情況來看,豬價再次探底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整個二季度豬價或在成本線左右徘徊,進入三季度,正如官方預測,養豬有望達到盈虧平衡。
(二)蛋價持續走高,后市存在回調壓力
山東省畜牧經濟研究會監測分析,4月份,我省雞蛋銷售平均價格為9.70元/公斤,同比回升16.80%,環比升高2.32%。蛋雛雞價格3.21元/只,同比回落1.31%,環比持平。蛋雞配合料價格3.46元/公斤,同比升高10.10%,環比升高0.08%。
根據企業雞苗銷量、淘汰日齡、產蛋雞存欄量等關鍵數據測算,4月份在產蛋雞理論存欄量環比增幅不到3%。因此雞蛋供應偏緊局面短時難以改變。
進入2022年以來,受在產蛋雞存欄量持續低位的影響,雞蛋供應略顯偏緊。尤其是3月份以來新冠疫情在全國范圍反撲,各地管控升級,進行區域性交通封鎖,地區間雞蛋流通受限。
進入4月以后整體蛋價呈現大幅上漲趨勢,全國蛋價均已突破“5”元大關。截至4月29日,全國主產區均價為5.17元/斤,較4月1日上漲0.82元/斤,漲幅18.85%。尤其是4月最后一周,蛋價再次起飛,從4月25日至4月27日,全國主產區均價由5.01元/斤漲至5.21元/斤,僅僅三天的時間漲幅達3.99%。
蛋價上漲主要原因,一是高成本令養殖端惜售,成本支撐蛋價;二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平穩,消費逐步回暖。去年年底以來,雞蛋價格就一直處于高位,春節后稍有回落,但近期受糧價上漲影響,推升了養殖成本。同時市場對雞蛋的需求有明顯增長。
后市來看,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雞蛋各環節的儲存難度增加,蛋價或將回調。進入5月,各地雨水增多,濕熱天氣將導致霉蛋、壞蛋增多,因此當前多地急需消化庫存,貿易商加快出貨節奏,減少存貨,蛋價將承壓,出現回調,預計五月上旬蛋價或將呈震蕩下行走勢。
2022年在產蛋雞存欄低位回升,預計下半年突破11億羽;在產蛋雞存欄低位上漲,2022年蛋雞產業價量齊升,下半年高點或突破11元/公斤。
(三)肉雞行情回暖
山東省畜牧經濟研究會監測分析,4月份,我省白羽肉雞均價8.74元/公斤,環比上升14.25%。肉雞配合料均價4.06元/公斤,同比升高13.90%,環比回落0.19%。雞肉價格17.67元/公斤,同比回落1.59%,環比回升0.38%。肉雛雞均價為2.10元/羽,同比降低52.74%,環比回升24.83%。
據農業農村部數據,4月底,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白條雞平均價格為18.3元/公斤,近兩個月漲價超9%。
益生股份: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億元,同比下降44.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2.88億元。
民和股份:一季度虧損1.7億元-2億元,而去年一季度盈利1.3億元。業績幾乎回到了2017年前。
春雪食品:一季度營業收入雖有所上漲,但歸母凈利潤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下降55.62%。
4月份以來白羽肉雞雞雛價格大幅跳漲,引發行業關注。從今年以來的最低價0.61元/只(3月18日),截至4月18日的3.04元/只,相當于僅1個月時間漲幅就接近400%。
這一現象由雞雛產量驟減、交通受阻等多重原因共同造成。價格的跳漲會對沖企業前期的虧損,但并不意味著會出現周期反轉,目前行業仍處于產能磨底期,確定性較強的周期上漲,預計將會在6-7月才能確認。
今年以來,雞雛的價格走勢可分為三個階段。從年初到2月中旬逐步走高至春節前1.81元/只的短暫高位,然后下降;從2月中旬至3月中旬呈現“M”形走勢;從3月下旬至今,雞雛價格短時間內大幅跳漲。
第一階段的價格走勢主要是由于年初企業擔心疫情反復,大量減少孵化雞雛的計劃,再加上春節帶來的毛雞市場需求提振,雞雛價格小幅上漲。不過,過完年以后終端消費減少,飼料成本不斷上漲,再加上豬價走低,受多重利空因素的影響,雞雛價格快速下降。
到了第二階段,整體價格未呈現上漲態勢,甚至最低至0.6元/只,飼料成本進一步上漲,雞雛虧損嚴重,種禽企業大量淘汰父母代種雞,孵化企業開始轉向毛蛋、商品蛋,由此導致近期雞雛產能減少。在這一階段,養殖戶補欄情緒不足,養殖整體空棚率處于年內高點。
從2021年三季度開始,父母代種雞的養殖利潤幾乎持續位于盈虧平衡點以下,截止目前已經虧損超過三個季度,今年一季度平均虧損達到1.5元/只,虧損幅度和周期處于歷史較高水平。持續虧損帶動父母代環節產能開始去化,預計自二季度開始,商品代雞苗供應將出現下降,短期供應有望迎來邊際改善。
在觸及最低點后,開始進入第三階段。由于毛雞供應貨源不足,有些地區甚至出現搶雞加價的行為,毛雞價格持續上漲。這帶動養雞戶補欄情緒上漲,市場加大對雞雛的需求。
與此同時,受疫情防控因素影響,交通運輸成本不斷上漲,部分毛雞產區運輸受限,供需開始失衡。
盡管近期利好因素眾多,但這仍然屬于階段性利好。生豬價格底部并未出現,對肉雞消費仍有壓制作用,公共衛生事件雖然加速白羽肉雞產能去化節奏,但周期底部仍未出現,各環節盈利有限,價格漲幅有限。
3月中旬雞雛價格甚至都不到生產成本的三分之一,也就意味著是企業要虧損70%左右,當前白羽肉雞產能距高峰期減少15%-20%,已經處于低位,在如今供需關系改善的情況下,受毛雞價格上漲的帶動,雞雛價格快速上漲。不過,這并非周期反轉的信號。要真正出現周期反轉,預計最快6月中上旬,最遲7月中上旬。
值得關注的是,自今年初以來,北美禽流感疫情持續發酵,國內種源供應風險正在積累?! 〗迥?,中國白羽肉雞種源進口國主要集中在新西蘭。由于2021年3月新西蘭安偉捷祖代雞檢測出疾病等問題,新西蘭暫停向中國供種。2021年9月,中國重啟自美國引進白羽肉種雞。當年,中國自美國引種量占比57%。2022年1-2月,國內白羽肉雞引種均來自美國,美國再度成為中國首要的白羽肉種雞引種國。
如果后續禁止美國禽類產品進口,美國作為中國祖代雞的引種大國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國內自主培育的三個白羽肉雞品種或能搶占一部分市場,有利于推廣國產祖代種雞產品。
如果影響祖代雞從國外引種的話,對國產祖代雞將會是一大利好。雖然國內祖代雞產品性能跟國外仍然存在差距,但產品改進是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企業市占率越高,資金回籠越快,迭代的速度也就越快。
白羽肉雞生產性能逐年的提升,肉雞籠養成為關鍵點;養殖能力影響盈利能力,綜合經濟效益決定企業的水準。2022年禽肉產量下降,其中白羽、黃羽雞肉產量同比均降,而小型白羽肉雞穩定發展,出欄同比增加2%。
4月,白羽肉雞及白羽雞苗價格出現一輪凌厲上漲,在此之前,肉雞及雞苗養殖長期處于虧損區間。甚至有種禽行業人士對此感嘆:“這是從業史上最長的一段虧損期?!?
調研發現,價格上漲主要因今年飼料大漲、進銷物流不暢,部分雞苗與雞肉企業減產。減產導致雞價上行背后,行業格局正悄然變化。
中小企業持續虧損后,產能正大比例出清。有企業人士預估,約三分之一中小養殖合作社棄養。中小種禽企業和養殖企業正在加速退出,空棚率在20-30%之間。
另一方面,頭部企業卻正逆勢擴張。仙壇股份等部分大型企業正按計劃生產,益生股份、圣農發展等行業頭部企業正逆勢投資,擴張產能,“明知虧損也要上雞”。分析人士認為,頭部企業市場份額不斷提升,有望在行業景氣度提升時充分獲益。
中小產能出清,頭部企業逆勢擴張的結果,就是市場份額越來越向頭部企業集中。2018年白羽雞規?;B殖的比例為60%,現在提升至70%左右。
有一組預估數據供參考:
當前戶均產蛋雞養殖量,至少在10000只以上,主流蛋雞養殖場存欄規模,集中在產蛋雞數量1-10萬只之間。當前蛋雞終端養殖場,如果按照20萬戶上下,上游所有與蛋雞行業相關的配套服務人員,按照1:100,帶動行業從業者,大概在2000萬人左右,雞蛋雖小,撬動的卻是大產業。
當前主流高產蛋雞總籠位,預估在12億只上下,如果再把地方品種土雜雞低產蛋雞,肉蛋兼用蛋雞等等下蛋的雞籠位加在一起,預估在15億只上下,都折算成高產蛋雞,如果都同時滿欄,產蛋雞數量,大概預估在13.5億只上下。
有行業內朋友預估,單棟3萬只以上籠位,大概在6億只左右,占比是將近40%。15年之前,在爭論單棟3萬只雞行不行?單棟3萬只自動化密閉式雞舍,已經成為普通規?;半u養殖場標配;10年之前,單棟5萬只成為新建中型蛋雞養殖場標配;5年之前,單棟10萬只蛋雞成為新建中大型蛋雞養殖場標配;而陸續新建的百萬蛋雞場,已經在開始在向單棟20萬只以上探索。
如果按照最低一只蛋雞90-100元的投入,即使單棟3萬只蛋雞的投入,至少需要270萬左右的資金,如果再留一定風險管理資金,3萬只標準化蛋雞總投入,至少需要300萬以上資金。
現階段祖代種雞存欄仍處高位,產能在需求提升后可快速恢復。此輪反彈或上行空間有限,難以形成真正反轉,5月雞苗、肉雞向上空間有限。
后市來看,隨著肉雞需求逐步回暖,加之飼料成本仍維持高位,在一定程度上對雞肉價格形成支撐。同時從產能來看,3月末父母代在產存欄環減4.7%,同減11.7%,低于常年均值8.8%。父母代種雞存欄反映到毛雞數量需要2個月左右的時間,持續至3月下旬的淘汰種雞,會向后延續至5月的毛雞出欄量維持下降趨勢,同時屠宰場開工率依然處于中等偏低水平,預計5月份肉雞供給仍偏緊,提供短期價格上漲動力。此外,美、法兩國禽流感疫情仍在蔓延,若后續疫情不能有效控制,或抑制國內祖代引種。
(四)肉鴨行情回暖
山東省畜牧經濟研究會監測分析,4月份,我省毛鴨棚前均價7.02元/公斤,環比上漲1.30%;鴨苗1.46元/羽,環比上漲14.06%;種蛋1.34元/枚,環比上漲6.35%;淘汰鴨10.04元/公斤,環比上漲2.45%。
臨朐縣是肉鴨飼養大縣,肉鴨存欄量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但由于肉鴨飼養周期短,價格波動受季節的影響。肉鴨養殖場戶多與屠宰加工企業簽訂合同,飼喂合同鴨,固定利潤1.00元/只左右。目前,肉鴨存欄穩定在1100萬只,毛鴨價格6元/公斤,主要售往縣內肉鴨屠宰加工企業。飼喂社會鴨(不與肉鴨屠宰企業簽訂合同,毛鴨價格按照市場行情)養殖場戶每只肉鴨虧損3元左右。因南方市場消費下滑嚴重,鴨產品銷售放緩,肉鴨價格持續低迷。社會鴨飼養戶養殖效益極低,大量退出。因當地肉鴨屠宰加工企業多以生產白條鴨為主,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分割品和熟制品生產線,產品附加值極低。加之鴨產品在南方銷售受挫,除非提檔升級、產業轉型,生產利潤率高的分割品和熟制品,否則肉鴨生產難以有質的飛躍,肉鴨及白條鴨價格短時期內還是以震蕩下行為主。
自4月中旬白羽肉鴨市場進入空檔期后,開始一波上漲動態,是什么原因導致肉鴨價格連番上漲?此次波動將持續多久?試從產、供、銷等方面進行分析并預測。
產區種禽供應不佳。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統計,本月中旬種蛋及鴨苗價格持續上漲,漲幅在21日突破全國均價2.00元/羽。苗市行情動蕩明顯。
其一,種禽上孵量不足導致當前供不應求。從3月11日主產區山東新冠疫情復發之后,各地交通嚴重受阻,養殖戶或補欄困難或看空后市,交投欠佳,苗價持續低位震蕩,虧損嚴重,部分種禽孵化企業不得已采取埋苗舉措,控制上孵量以減少損失。此現象導致前端產區產蛋量,孵化量銳減。當前按照正常孵化期測算,自4月1日開始產蛋量,出苗量整體下滑,部分產區鴨苗小幅斷檔,導致當前種禽市場量少價高,蛋價苗價持續上行的情況。
其二,養殖戶消極應市致使后補無苗。行情欠佳時期投放合同企業及養殖戶考慮自身利益,在自春節后至今持續虧損的狀態下,觀望為主,空欄量大。在當前產品銷售加快,鴨源不足的狀態下集中補欄,需求端推動了鴨苗價格的上漲。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養殖端毛鴨供應乏力。毛鴨價格的高位支撐因素主要來源于市場鴨源的持續短缺和產品端價格拉漲。首先,自20日左右受第一波斷檔期影響鴨源供應不足,屠宰企業頭放合同量增多,部分企業為了集中投放,采取短期停放小白條合同的舉措;另外,各渠道備貨積極貿易商走貨短期內加快,供需雙向推漲毛鴨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由于新冠疫情交通管控,上海周邊市場及北京西南郊批發市場的鴨產品存量大,管控解除后貨源不足狀況將有所緩解,鴨價或小幅回調。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推算,將在5月中旬開始第二波斷檔期,范圍較本次斷檔時間更長,范圍更廣。
數據來源:鋼聯數據
銷區貿易商備貨積極。貿易商臨近斷檔期看漲后市備貨步伐加快是產品漲價的最主要原因,在斷檔期臨近之時,備貨積極有搶貨現象,產品價格持續上漲。4月中旬斷檔期內受各地防疫政策不同影響,鴨源不足,屠宰開工下降、屠宰量維持在45.00%左右,投放合同量增多且合同政策后期還會有較大幅度的上升空間,需求面利好帶動毛鴨價格持續上行,預計短期內漲后觀望居多,除去貨源不足因素,后市推漲動力稍顯不足。
導致肉鴨價格連番上漲的原因是產供銷合力促進的結果,并非曇花一現的泡沫現象,預測肉鴨價格短期上漲過后將在下一輪斷檔之前保持區間震蕩,需密切關注行情變動。
(五)牛羊肉價格震蕩回落
山東省畜牧經濟研究會監測分析,4月份,我省牛羊肉價格繼續回落,活?;钛騼r格走低。本月,牛肉均價81.24元/公斤,同比回落3.73%,環比回落0.37%;羊肉價格86.87元/公斤,同比降低4.47%,環比回落0.26%。從活?;钛蚴袌鰜砜?,活牛和活羊價格持續回落。本月,活牛均價33.93元/公斤,同比下降4.72%,環比降低0.01%?;钛蛉【鶅r33.30元/公斤,同比降低13.16%,環比回落0.37%。
牛羊肉價格震蕩屬于市場自我調整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綜合作用的結果。牛羊肉相對較高的價格抑制了市場消費需求,造成價格回落。預計后市,受牛羊產能收縮的影響,牛羊肉市場將維持偏緊的態勢,價格呈現高位震蕩態勢,但受高價位抑制,價格不會出現大幅漲落,短期內高位小幅調整。
(六)牛奶價格企穩回升
山東省畜牧經濟研究會監測分析,4月份,山東牛奶價格企穩回升。本月我省生乳均價4.22元/公斤,同比降低1.58%,環比回升0.06%。奶糧比價為1.46:1,同比降低0.84%,環比持平。
在不計算育成牛費用、干奶期費用等的情況下,每頭產奶牛一個產奶周期效益為14470元,由于奶牛場運行成本項目較多,據了解在扣除育成牛費用、干奶期費用、奶廳費用等各項成本后,每頭產奶牛凈利潤5000-6000元。
二季度奶牛進入產犢產奶旺季,同時對應階段性消費淡季,產銷對沖,生乳價格將走低。后市,生乳制品消費潛力猶存,新冠肺炎疫情推動乳制品消費意識升級,需求有加速提升趨勢,疊加養殖成本上漲,后市生乳價格仍具向上動力。
(七)玉米、麥麩價格回升,豆粕價格回落
山東省畜牧經濟研究會監測分析,4月份,玉米、小麥麩價格回升,豆粕價格回落。本月,全省玉米均價2.88元/公斤,同比降低0.60%,環比升高0.09%;豆粕價格4.84元/公斤,同比升高38.02%,環比回落2.08%;小麥麩2.46元/公斤,同比升高22.60%,環比升高0.11%。本月育肥豬配合飼料均價3.79元/公斤,同比升高11.22%,環比下降0.07%;肉雞配合料均價4.06元/公斤,同比升高13.90%,環比回落0.19%;蛋雞配合料價格為3.46元/公斤,同比升高10.10%,環比回升0.08%。
據央視報道,在俄烏緊張局勢下,多國發布糧食等出口禁令, 為調節國內供給將限制出口,世界范圍內的糧食價格全線飆升。聯合國糧食署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世界糧食價格同比上漲20.7%。
世界糧價升至歷史最高水平。從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反映糧價最重要的指標全球谷物價格指數屢創新高,自2020年至2022年3月全球谷物價格指數漲幅超過65%,達170.1,創該指數有統計以來最高水平。聯合國糧食計劃署宣布,人類或將面臨“二戰后最大的糧食危機”。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多達17億人正暴露在糧食、能源和金融系統的破壞之下,這些破壞正在導致貧困和饑餓問題的惡化。
全球人均可支配糧食710斤。近幾年,世界糧食產量連年增產,預計2021/22年度全球糧食產量近28億噸,全球人均可支配糧食約710斤,這還不包括肉類、蔬菜、水果等食物。
全球糧食連年增產,產糧國普遍豐收。2021年/22年度,美國糧食總產量為5.7億噸,澳大利亞糧食總產量約為5490萬噸,同比增長9.4%。近年來,全球糧食產量連年增長。從2018年到2022年,全球糧食總產量,分別為26.5億噸、27.1億噸、27.8億噸、28.0億噸。
大批糧食變燃料,油價間接助推糧價上漲。4月12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采取緊急措施,擴大生物燃料銷售,以遏制不斷飆升的汽油價格。美國是全球第一大乙醇生產國,2021年乙醇產量約4500萬噸,消耗1.35億噸糧食。美國另一種生物燃料生物柴油,2021年的產量超過1100萬噸,同樣消耗大量糧食。國際谷物理事會數據顯示,2021/22年度,美國用于生產生物燃料所消耗的糧食約1.7億噸,占美國糧食總消耗量的47.4%,而用于食用的糧食3290萬噸,僅占糧食總消耗量的9.2%。 不僅是美國,巴西每年生產2340萬噸生物乙醇,消耗約7000萬噸糧食。歐盟2021年生物柴油產量為1700萬噸,消耗糧食約5000萬噸。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僅美國、巴西、歐盟生產生物燃料所消耗的糧食約3億噸。
據中華糧網報道,國際四大糧商高額盈利。
全球糧價屢創新高,大型糧食貿易商成為了糧食市場供應短缺以及價格波動的“受益者”。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四大國際糧食貿易商2021年的財報顯示,其營業額與利潤額均有大幅提升。
2021財年四大國際糧食貿易商收入總計近3300億美元,其中邦吉和路易達孚全年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81.5%和82.5%。嘉吉全年營收高達1344億美元,利潤同比增長64%,創公司156年來最高紀錄。近日嘉吉家族有三名成員新晉躋身全球最富有的500人名單。
三、畜牧業國際貿易
(一)我國肉類、糧食進出口
肉類(包括雜碎)進口:海關數字顯示,4月份我國進口肉類(包括雜碎)進口量為59.2萬噸。1-4月為225.9萬噸,同比減少36.3%。
一季度,我國肉類(包括雜碎)累計進口166.6萬噸,同比下降36.5%,進口金額64.4億美元,同比下降23.3%。其中豬肉產品進口總量68.63萬噸,同比減少53.49%;進口金額94.41億元,同比減少63.76%;豬產品進口單價13.76元/公斤,同比下跌22.08%。禽肉產品進口合計36.20萬噸,同比下降11.26%。
禽肉出口:一季度禽肉總出口量合計11.89萬噸,同比上漲19.51%,處于近六年來的最高值。
糧食進口:海關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進口糧食1360.4萬噸,1-4月我國累計進口糧食5060.6萬噸,同比略減0.3%。進口金額1642.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1.5%。
4月我國大豆進口量為807.9萬噸,較3月增加27%,創下歷年同期最高紀錄,因南美不利天氣和收割緩慢而推遲的船貨在4月集中到港。
1-4月我國累計進口大豆2836.0萬噸,同比減少0.8%;均價每噸3979.7元,上漲22.7%。巴西惡劣天氣推遲收割和出口,導致今年前幾個月中國的到貨減少。不過貿易商稱,截至8月前,中國每月預計將需要700-800萬噸大豆。進口商已經訂購更多的巴西大豆貨物,準備在未來幾個月裝船。
糧食出口:4月我國糧食出口31.2萬噸,1-4月累計出口總量為91.6萬噸,同比減少12.9%。
數據來源:農業農村部公告統計
據農業農村部公告,一季度在我國獲得農業農村部批準登記或續展登記的進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產品獲有248個sku(庫存進出計量的單位)。
從進口飼料產品類別看。寵物配合飼料產品有139個sku,寵物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品1個sku,單一飼料產品42個sku,混合型飼料添加劑產品34個sku,濃縮飼料產品1個sku,配合飼料產品21個sku,飼料添加劑產品6個sku,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品4個sku。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農業農村部)
四、話題分享
(一)關于全球大環境及國內經濟環境
1.全球大環境:俄烏沖突與滯脹預期
目前全球市場主要糾結于兩件事情:一是俄烏沖突,二是滯脹預期。3月28日,美國5年期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自2006年以來首次出現倒掛。經濟學家通常會認為,美債收益率倒掛往往是美國經濟衰退的信號。從歷史經驗來看,上述兩個期限國債倒掛皆會出現金融危機。1989年、2000年和2006年都發生了收益率曲線倒掛,而隨后的1990年、2001年和2008年都發生了金融、甚至經濟危機。那么,此次是否又會發生類似的事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可能最需要關注的還是通脹,以及可能的滯脹行情。
公開數據顯示,自2021年8月以來,美國通脹率6連漲,由8月份的5.3%,飆升到今年2月份的7.9%。今年美國的通脹率可能高達10%。
在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的推動下,美國3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8.5%,創下1981年12月以來的新高。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5月6日發布報告顯示,隨著植物油和谷物價格下滑,4月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小幅回落。此前,由于俄烏沖突沖擊全球糧食市場,這一指數3月曾創新高。
數據顯示,4月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為158.5點,環比下跌0.8%,同比上升29.8%。該指數每月發布一次,用來衡量全球貿易中最活躍的食品類商品國際價格變化。
4月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環比下跌5.7%,原因是需求調整壓低了棕櫚油、葵花籽油和大豆油的價格。
當月,谷物價格指數環比下跌0.4%,玉米價格環比下降3%,小麥價格環比上漲0.2%,大米價格環比上漲2.3%。
4月,肉類、乳制品及食糖價格指數分別環比上漲2.2%、0.9%和3.3%。其中,肉類價格指數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是禽肉、豬肉和牛肉價格上漲。
食品價格指數小幅下降是好消息,但全球食品價格水平仍接近近期高點,反映出市場持續緊張,對全球最弱勢群體的糧食安全構成挑戰。
2.國內經濟環境: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
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270178億元,同比增長4.8%。多重風險挑戰下,中國經濟迎難而上、開局總體平穩。2022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5%。其中,城市上漲1.6%,農村上漲1.2%;食品價格下降1.5%,非食品價格上漲2.2%;消費品價格上漲1.7%,服務價格上漲1.1%。從八大類別來看,其中有七大類價格同比上漲。唯一下跌的為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下降0.3%。3月份,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下降0.3%,影響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下降約0.09個百分點。食品中,畜肉類價格下降24.8%,影響CPI下降約0.99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41.4%,影響CPI下降約0.83個百分點;蛋類價格上漲7.0%,影響CPI上漲約0.04個百分點;糧食價格上漲2.0%,影響CPI上漲約0.04個百分點。1—3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1%。
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持平。其中,城市持平,農村持平;食品價格下降1.2%,非食品價格上漲0.3%;消費品價格上漲0.2%,服務價格下降0.2%。
2022年3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8.3%,環比上漲1.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0.7%,環比上漲1.3%。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8.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1.3%。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659億元,同比增長3.3%。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33億元,同比下降3.5%,環比下降1.93%。一季度餐飲收入10653億元,增長 0.5%;限額以上餐飲收入2408億元,同比增長 0.9%。3月份餐飲收入2935億元,下降 16.4%;限額以上餐飲收入 728億元,同比下降15.6%。
銀行信貸意愿強烈。中國人民銀行4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8.34萬億元,同比多增6636億元,這是有記錄以來的單季新增貸款新高。今年前三個月,人民幣貸款分別新增3.98萬億元、1.23萬億元和3.13萬億元。從結構上看,一季度企業貸款占據全部新增貸款的近85%,企業中長期貸款貸款占一季度全部新增貸款的47%。而個人貸款在一季度表現疲軟,被作為個人住房貸款參考的住戶中長期貸款占全部新增貸款的比例僅為12.8%。4月15日央行決定于4月2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降準的主要目的一是增加金融機構長期穩定資金來源;二是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支持受疫情嚴重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三是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提振信心,釋放消費潛力。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聚焦促消費提出5方面20條政策舉措。
日前,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關于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維護畜牧業正常產銷秩序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主動作為,加大協調力度,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畜牧業穩產保供工作?!锻ㄖ窂娬{,要保障畜牧業生產資料運輸暢通,嚴格禁止隨意設卡攔截、斷路封路,涉疫封控地區要因地制宜設置物資中轉接駁點,保障仔畜雛禽及種畜禽、飼料、獸藥等生產資料物流暢通,防止出現斷料斷藥和生產斷檔情況。
內蓄韌力,行穩致遠。疫情下的,中小企業、門面店出現了關門停業潮、倒閉潮、失業潮,社會消費更是雪上加霜。相信等疫情過去,國民會有更多的智慧,產業將會更精致、更標準、更健康。
世界終將屬于理性樂觀主義者,這是一個哲學命題。悲觀者正確,樂觀者賺錢。悲觀者糾結,樂觀者前行。我們經歷過無數次的戰爭、危機、瘟疫和蕭條,在人類社會的至暗時刻,總有人站出來,建立愿景,經營希望,點燃未來,激發勇氣?!螡善?/strong>
農業農村部專家團隊分析,俄烏局勢對國際農產品市場與貿易的干擾沖擊持續外溢,影響程度不斷加深。一是已受嚴重沖擊的品種,主要為小麥、玉米、大豆等飼料原料,突出表現為能源和關聯產品價格波動橫向傳導加劇。二是受直接影響有限,但后期效應逐漸顯化的品種,主要為豬肉、牛羊肉、乳制品等畜產品,目前國際價格運行總體溫和,但上游飼料價格上漲效應正逐步顯現,推升后期國際價格。
1.已受直接沖擊的品種:小麥、玉米、大豆
(1)小麥
俄烏局勢對當前全球小麥供求產生重大影響,國際小麥價格創歷史新高,發生區域性糧食危機的可能性上升。
全球緊缺態勢加劇。俄烏小麥市場地位舉足輕重,兩國產量合計1.1億噸,占全球小麥產量的15%;出口量5500萬噸,占全球小麥出口量近1/3,5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其進口小麥。烏克蘭在田冬小麥預計20%無法收獲,俄羅斯大幅提高小麥出口關稅,兩國小麥出口實質性減少。加之上年度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小麥因旱減產、庫存處于低位,歐盟主產國對出口小麥更趨謹慎,國際市場小麥供求趨緊。
國際價格創歷史新高。沖突爆發前,小麥芝加哥期貨市場(CBOT)月均收盤價每噸300美元上下。2月24日-3月7日兩周內驟漲至每噸492美元的歷史新高,日均漲幅達7.0%。3月份小麥期貨均價每噸421美元,環比漲37%、同比漲74%。
區域性糧食短缺壓力加大。小麥是中東、北非國家主要口糧。埃及70%、黎巴嫩75%、利比亞60%、突尼斯近40%、也門近45%的小麥自俄烏兩國進口。3月以來,部分國家采取措施限制小麥出口,一些凈進口國進口供應壓力加大。
供應緊缺短期難以緩解。烏克蘭農情仍是重大變數,據烏農業部信息,2022年春小麥、春大麥等春播作物預計播種9000萬畝,比上年減少22%。北美產區局部干旱持續,小麥產量面臨不確定性。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等國干旱導致2022年收成減少,可能尋求更多國際市場進口。全球小麥供求緊張局面預計貫穿2022/23年度。
供求失配或改變小麥貿易格局。俄烏小麥出口受阻,部分傳統主銷區尋找新的進口采購來源,但面臨大幅抬升的進口采購成本,原有貿易格局面臨變化。
(2)玉米
主產國產量大幅下降。俄烏是全球主要玉米生產國和出口國,兩國產量合計占全球產量的4.0%,出口量占全球出口的15%。烏克蘭農業部預計2022年烏玉米播種面積4950萬畝,比上年減少40%,產量由上年的4190萬噸下降至1900萬噸,降幅達55%?;蕛r格飆升導致美國農戶玉米種植意愿下滑,2022/23年度播種面積同比下降4%,可能影響下半年全球玉米供應。
全球出口能力顯著下滑。俄烏局勢導致黑海沿岸港口關閉,玉米經海運出口中斷。烏克蘭常年3月出口玉米300萬噸以上。據烏農業部信息,3月玉米等糧食出口僅80萬噸,靠鐵路、公路運輸,運輸量遠不及港口吞吐量。據估算,運輸成本將增加10%-15%。
國際價格維持高位。2月國際市場玉米期貨價格漲至每噸270美元以上,沖突以來價格強勢上漲,3月均價環比上漲15%、同比漲37%。4月以來,國際價格高位攀升,4月20日漲至每噸319美元,創2012年9月以來新高。
(3)大豆
全球供求緊平衡態勢持續。全球80%以上的產量、90%以上的出口量集中于巴西、美國和阿根廷。俄烏都不是大豆主產國,兩國合計產量和出口量均占全球的2%左右,沖突并未影響本季產量預期。南美大豆收獲接近尾聲,綜合各方面預估,預計減產2000萬噸左右。據聯合國糧農組織4月預測,全球大豆產量3.49億噸、同比減5.3%,消費量3.67億噸、比上年持平略降,庫存消費比11.1%。
俄烏局勢接棒南美干旱推漲國際豆價。沖突以來,全球能源市場大幅震蕩傳導、糧食供應緊張情緒蔓延,加上南美大豆減產、豆農惜售,國際大豆期貨價格3月23日漲至每噸635美元,比年初漲26.9%,逼近2012年的歷史最高點,此后保持高位運行。
供應鏈“貴”“斷”問題凸顯。國際能源價格大漲導致海運費居高不下,巴西大豆和北美大豆3月運費環比漲15%、同比漲20%,為抗議油費飆升,阿根廷卡車司機聯盟近期舉行全國性罷工,大豆供應鏈受到沖擊。
全球大豆供求緊張態勢短期難以緩解,國際價格高位震蕩可能加劇。當前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影響國際市場:俄烏局勢給新季生產增添不確定性;美聯儲加息和進口需求減弱使豆價承壓;貿易流向可能加速調整。
2.當前受影響有限,但后期影響可能顯化的品種:豬肉、牛羊肉、乳制品
(1)豬肉
全球市場未受較大影響。俄烏豬肉產量合計不到全球總產量的4.5%,出口量合計僅占全球的1.5%,兩國產需基本自給自足,沖突對全球豬肉供應的直接影響有限。
國際價格明顯上漲。受飼料、人工、能源等投入成本攀升影響,豬肉均價持續上漲,3月以來漲勢突出。聯合國糧農組織3月國際豬肉平均價格指數漲至97.97點,環比漲11.9%,創1996年以來單月最大漲幅。主產區中,歐盟豬肉價格加速上漲,3月豬胴體均價每公斤1.77歐元,環比漲30.5%、同比漲16.4%,比沖突前上漲四成左右;美國3月豬肉切塊價格每公斤2.34美元,環比漲0.4%、同比漲4.7%。
飼料糧價格上漲正逐步傳導至豬肉市場,預計價格保持反彈勢頭。
國際豬肉市場運行面臨三方面影響。
養殖成本持續增加抬高豬肉價格。俄烏為全球重要的谷物和油料出口國,沖突導致全球玉米等飼料糧價格攀升,推高下游養殖成本。生豬養殖利潤被進一步壓縮,生豬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支撐豬價繼續上漲。生豬養殖對飼料糧價格的反應相對敏感,豬肉價格漲幅預計更為顯著。
歐盟豬肉競爭優勢下降。歐盟、巴西、美國等國家和地區豬肉產能規模大且有價格優勢,是全球豬肉主要出口地。非洲豬瘟疫情疊加俄烏沖突,可能導致歐盟豬肉出口競爭優勢下降,進口需求可能轉向其他來源地。
非洲豬瘟疫情傳播風險升高不容忽視。俄烏局勢影響到當地養殖業生物安全防控,加大了非洲豬瘟等疫情傳播風險。
(2)牛羊肉
國際價格高位回升。俄烏兩國不是牛羊肉主產國和出口國,產量合計不足全球的3%、出口量不足全球的1%,對全球牛羊肉供應直接影響有限。
牛羊肉貿易局部受阻。俄羅斯與其第二大牛肉進口來源國巴拉圭之間的牛肉貿易已暫時中斷。部分牛肉產品檢出奧密克戎毒株陽性,導致貿易受阻。
國際價格止跌轉漲。由于飼草料價格上漲和食品價格整體上漲帶動,牛羊肉價格一改消費淡季價格低位態勢,掉頭上漲。聯合國糧農組織3月牛肉、羊肉價格指數分別為139.31、140.89,環比分別漲1.7%、2.2%。4月8日,美國牛肉和澳大利亞羊肉價格每公斤分別為32元、27元,較沖突爆發當日上漲2.5%和6.4%。
主產國預期減產可能加劇牛羊肉供求緊張,預計全年價格保持高位運行態勢。當前,有三方面因素支撐牛羊肉價格高位運行。部分主產國可能減產。國際機構預測,加拿大、美國和歐盟產量預計分別下降3%、1%和1%。飼料價格高位運行支撐牛羊肉價格。俄烏均是世界上重要的糧油生產國,沖突抬升了玉米、苜蓿等飼料成本,推高牛羊養殖成本。全球通脹壓力加大和海運成本大幅上漲。美國3月份消費品價格指數(CPI)同比漲8.5%,達到40年來的高位;歐元區3月份CPI升至7.5%,連續5個月刷新歷史最高紀錄。此外,今年以來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累計上漲1.1倍,海運成本大幅增加。
(3)乳制品
俄烏兩國原奶總產量占全球產量不足5%,貿易量占全球的不足2%,當前局勢對乳制品市場的直接沖擊有限,但由此帶來的飼料、流通等聯動影響不容忽視。
奶牛養殖成本上升。玉米、豆粕、苜蓿等主要飼草料國際價格上漲,按照美國奶牛飼料結構推算,美國因玉米、大豆價格上漲導致生鮮乳成本每公斤增加0.56元,比俄烏沖突前上漲16.6%。
國際乳制品供應鏈風險加大。疫情對全球物流的沖擊仍未消退,俄烏局勢引發物流成本進一步上漲。沖突爆發一個月內,美灣、巴西至中國港口運費漲幅均超過10%。短期看,全球商船船員短缺、漲價問題仍難以緩解。
國際乳品價格高位上行。據國際乳制品拍賣平臺數據,自2月24日沖突爆發后,國際乳制品拍賣價格指數一周內上漲5.1%,聯合國糧農組織3月乳制品價格指數為145.2點,達到2014年5月以來最高點。
全球乳制品供求繼續呈偏緊態勢。全年國際奶價高位上漲勢頭不減。
極端氣候影響牛奶產量預期。歐洲即將迎來一個比往常更炎熱的春夏季節,牧草生長受到影響。拉尼娜現象導致美國旱情加劇,影響草情和飼料作物生長。荷蘭合作銀行預計,今年五大牛奶出口國的牛奶產量將繼續下降。
養殖成本上升支撐奶價。目前全球大豆、玉米和苜蓿等價格高企,短期易漲難跌,國際乳制品價格也將因此保持高位運行態勢,國際乳制品拍賣平臺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以前乳制品平均拍賣價格呈現高位趨穩態勢,9月全脂奶粉平均價格明顯上漲達到每噸5260美元,環比漲18.1%、同比漲39.3%。
(三)重大動物疫情防控壓力依然很大
四川省德陽確診了一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該病例于2022 年3月31日出現癥狀,4月4日入院治療,現階段病情嚴重。
國家衛生健康委4月26日通報,河南省發現一例人感染H3N8禽流感病例。專家初步評估認為,此次H3N8禽流感病毒為禽源性,尚未具備有效的感染人的能力。全球既往在馬、狗、禽和海豹上檢測出H3N8病毒,但未見H3N8人間病例報道。此次疫情為一次偶發的禽到人的跨種屬傳播,發生大規模傳播流行的風險低。
2022年全球禽流感疫情來勢洶涌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家禽流感共發生1526起(不含野禽),同比增幅高達116.15%,比2020年全年增幅120.84%;死亡及撲殺數量近2853萬羽,同比增幅61.91%;共涉及38個國家,比去年同期增加6個。
一季度家禽流感共有五種類型,其中以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為主,其死亡及撲殺數量占比、發生數量占比分別高達81.60%、93.25%。其次是H5亞型及H5N5亞型。其中,歐洲已成重災區。一季度歐洲家禽流感共波及21個國家,發生數量占比、死亡及撲殺數量占比分別為75.16%、57.02%,居各大洲之首。
據美國疾控中心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目前已有29個州的養殖場發現禽流感病毒。今年以來,禽流感已經造成美國商業養殖場里超過1900萬只蛋雞死亡,占總數的6%,是過去7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疫情。泰森食品首席執行官唐尼·金在5月9日與記者舉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禽流感已在美國的171個肉雞養殖場中確診了近3700萬只雞。
美歐暴發的禽流感疫情,暫時對中國禽業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一方面本次美歐候鳥遷徙路線與中國國內不同,HPAI病毒需要通過載體或近距離傳播,中國目前已限制相關禽類產品的進口,預計禽流感疫情不會傳播到中國。
另一方面,中國從國外進口的禽類產品主要為凍雞爪和帶骨的凍雞塊。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中國進口雞類產品總量約144萬噸。其中,凍雞爪76.7萬噸,占53%,若美國禽流感嚴重,對中國進口雞爪和帶骨凍雞塊的影響較大。如果國內對此類產品的需求維持不變,進口需求會轉向阿根廷、巴西、智利和泰國等國。
但是國際禽流感的影響依舊不容忽視。祖代種雞是家禽行業發展的根基,而全球祖代種雞產能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及歐洲法國、德國等國家,我國白羽肉雞祖代雞截至目前依舊依賴從歐美進口。若歐洲、北美洲的禽流感得不到有效控制,不僅影響各國的家禽產品供應格局及價格,長期還將制約祖代種雞的國際貿易形勢,進而通過蝴蝶效應對全球的家禽行業產生深遠影響。
那么采用禽流感疫苗是否可作為防疫策略,對此美國農業部還沒有批準在美國使用疫苗接種來保護禽類免受禽流感侵害。原因一是使用疫苗可能會影響國際貿易和家禽出口。二是疫苗接種可能延遲疫情的發現。此外,禽流感疫苗雖說可以減少家禽的臨床癥狀、疾病和死亡率,但卻無法防止野生鳥類感染病毒。歸根結底,禽流感快速診斷防控策略依舊是當下各國應對禽流感的重大課題。
五、建議與措施
面對疫情、俄烏沖突、中美貿易摩擦、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多重挑戰,畜牧業穩產保供是客觀需要,對于穩增長、穩就業、防風險和保民生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建議政府及行業管理部門:
一是強化預警,注重信息引導。跟蹤監測畜禽生產、加工、銷售、消費等信息,及時發布,科學引導養殖場戶科學調整生產。
二是穩定政策,堅定行業信心。保持用地、金融、環保等長效性支持政策穩定,杜絕在政策上出現反復,穩定行業預期,堅定行業信心。
三是加強調控,確保飼料需求。一是優化進口飼料用糧配額分配和庫存糧飼用拍賣機制;二是加大支持、鼓勵飼料糧種植;三是加強玉米用途管控,優先保障飼用需求;四是推動進口有序增加,促進大麥、高粱等飼料糧進口來源多元化,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貨源平抑價格。
四是穩定產能,保障消費供應。及時出臺有針對性保護基礎產能的措施,防范畜產品市場大起大落風險。
五是防好疫病,促進降本增效。抓好疾病防控,優化飼料成本,提升飼養管理水平。
六是加快消費恢復,推動消費升級。加快恢復消費服務,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升級,拓寬消費渠道;做好應急協調,盡量減少損失。
(二)建議產業鏈生產經營者
一是養殖企業主動調整產能、控制存欄規模。
二是加強管理,控制生產成本,提高利潤率。
三是全行業開拓消費市場,擴大消費需求。
四是提高產品質量,確保安全和品質的提高。
五是拓展融資渠道,保證企業資金鏈安全。
山東省畜牧業貿易服務中心有限公司
公司電話:0531-87190036
0531-87198815
公司傳真:0531-87198812
公司QQ:1299175547
263879797
公司地址:
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槐村街68號
山東省畜牧業貿易服務中心有限公司
公司電話:0531-87190036 0531-87198815
公司傳真:0531-87198812
公司QQ:1299175547、263879797
公司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槐村街68號 網站地圖 網站統計